- Sep 09 Wed 2020 22:08
相處的日常正在養成孩子的信念
- Aug 11 Tue 2020 00:27
洗碗一思
讀到一個段落,抬頭已是凌晨00:20
經過廚房門口撇見那堆碗山
之前試過正念洗碗,心情真的會比較定安
BUT,也許是用過洗碗機的關係
實在很不願意把時間花在鎖事上
只能說科技真是讓瑞凡我們回不去了
我猶豫
要明早再洗呢?還是現在去完成?
2年前的我會拖著疲備的身體ㄍㄧㄥ著把事情做完,
當然,是帶著不情願的心情不開心地洗。
1年前我開始學習照顧自己
也漸懂得就算是主婦日常事情也能有優先順位
於是我有了不同的選擇:先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管是閱讀、追劇、按摩、放空…
碗,就留著明天再洗吧。
讓自己pass一下的好處是
在休息過後的早晨,身體和情緒都蓄滿能量
比較能不趕時間地正念洗碗,
慢慢的感受水流和指間細緻的泡泡;
放過自己後,老公也跟著受益了
再見著他沒有去洗碗卻在做其他事時
較能同理他也只是在做照顧自己的事
而不會把他的沒有幫忙解讀成不體貼或不分擔。
當然碗放到明天再洗也要承擔風險:
如果一早小孩有突發狀況或上演情緒大戲,
那堆沒洗的碗會讓我更啊雜
還有就是家裡小強真的會變多
好,回到現在。
「我明天早上想看到乾淨的水糟」念頭閃過腦袋,
我決定要現在去洗。
也決定帶著實驗的心情去洗。
設定了10分鐘的冥想音樂陪伴我
洗著洗著我想,等下音樂停,碗會不會也洗好了呢?
如果是,那代表洗碗其實也只需要10分鐘耶!
結果,我花了11分鐘完成。出乎意料!
廚房變得乾乾淨淨、神清氣爽!
我總感覺每次洗碗都要花半小時之久
這也是我不想洗碗的主因
半小時我能做好多其他事了啊!
哇!
原來做討厭的事
#跟聽嬰兒哭一樣哭2秒很像哭了20分鐘
#跟陪著孩子鬧情緒一樣歡3分鐘很像歡了3小時
我憶起4年前半夜聽到燁的嬰兒哭聲時
一次心血來潮的計時,讓我發現其實燁
#真的沒有哭那麼久
原來主觀的不喜歡,
會讓我們不自主地把難耐感和時間感放大
好吧,
雖不喜歡洗碗但沒那麼討厭了
其實有一點點點能試著享受洗碗時光了(?)
#然後我明天要去逛洗碗機
#圖為媽媽肖想洗碗機的表情燁燁版
- Jul 27 Mon 2020 00:29
兄妹性情大不同
- Jul 06 Mon 2020 21:52
不能浪費
- Jun 11 Thu 2020 23:03
陪孩子面對死亡的議題4Y8M
月初醫生發了阿嬤病危通知
我們思索著,要如何和孩子談「死亡」
- May 30 Sat 2020 00:03
帶著孩子撕標籤
- May 28 Thu 2020 20:50
讓孩子帶領我們對生命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