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8909392_777039626395298_8360537017966749074_o
「當你看見媽咪做…(教導的動作)時,你覺得媽咪愛你嗎?」
希望您得到的不是令人心碎的答案
最近發現我的育兒實驗主角幾乎都是燁
(燁果然是我育兒人蔘的難題😌
難得這篇的主角是翎。
在帶二寶時,大概是有了經驗,
變得看得懂孩子的真實需求,回應也合模得多
也更能把握孩子的學習敏感期
從很多方面看來,翎都像是安全依附
是個能專注、也能表達的孩子
(媽媽自己評價很高臉皮是不是有點厚🤭)
最近親子團的老師回饋
鼓勵我多放手讓翎自行完成她已有能力的部份
一直以來我和翎的互動很親密也和諧
以為我的功課主要在燁身上
沒想到「沒有帶來困擾」的翎,竟也有需要我調整之處!
有了觀察,才驚覺
翎好像正在養成讓別人為她服務的習慣!?
那些她早已習得的能力(吃飯、穿鞋、走路…),
她經常做一半,就會撒嬌要其他人替她完成
午餐,翎吃到一半又撒嬌要媽咪餵
我:「妳已經有能力自己吃飯了,媽咪不餵妳」
「如果妳吃到最後只剩一些勺不起來的我可以幫妳勺,但現在還那麼多,妳有能力自己餵,我不幫妳餵。」
「媽咪喂我~」翎前前後後哀了50次有
哭鬧、哀嚎、中途下餐桌休息一下,再繼續吃,再耍賴,再撒嬌,
後來一副「妳不餵我我就不吃」的模樣。
「我沒有要餵妳,如果妳肚子餓,就請自己吃。如果媽咪不餵妳妳就不吃了也可以,這是妳的選擇我尊重妳。但是跟平常一樣,正餐沒吃完下午就不能吃點心,妳可以為自己做決定。」
最後翎決定不吃了,我提醒她我們的約定後,表示尊重她的決定。
#下次孩子200%還會再用這招因為有效
下午,翎看著燁吃餅乾和喝椰子水
「媽咪那我可以喝椰子水嗎?」
「不行哦。」
「我只能喝水!」翎看著我,自己說。
(心裡OS翎真的好相處,換成是燁早就崩潰嘶吼了)
「對,妳晚餐還有機會,如果晚餐的飯有自己吃完,妳就可以喝椰子水也可以吃餅乾了!」
晚餐,翎吃光光,從頭到尾都自己吃!
隔天翎又開始哀媽咪餵
當然媽咪還是堅持不餵
穿鞋衣褲、收拾、餵飯、拿包包…
這些瑣碎小事,順手替孩子做
對媽媽來說再自然不過。
刻意調整自己不幫忙後,
翎的哭鬧反而變多了,
教養看似變得嚴肅,
然而我理解了,幫她做既快速又簡單
可是這些未經覺察的動作,
也許正在養成孩子的「背動」和「依賴」。
哭鬧,是翎正在適應媽媽的改變的反應
哭鬧會過去:
主動和負責的習慣一旦養成,卻會成為態度
睡前
「媽咪今天不餵妳吃飯的時候,妳覺得媽咪愛妳嗎?」
翎沉默很久不說話,搖搖頭
#2Y7M就會(錯誤)解讀大人的行為
只是他還不會表達(或沒人問沒有機會表達)
大人也就沒有機會知道
如果為了「教孩子」,卻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好
一切就不值得了!
「妳誤會媽咪了,我覺得有點傷心。媽咪不餵妳,是因為妳已經有能力了!妳很勵害,可以自己吃飯了,不需要媽咪餵了。媽咪不餵妳吃飯但是媽咪還是很愛妳哦。媽咪沒辦法永遠陪在妳身邊,所以希望妳學習照顧自己!」
我知道能餵她的日子也就這一、兩年,不急著要她多獨立
我的目的並非訓練孩子學會如何照顧自己
也無意把她的表現當成媽媽的成績單。
當然更不是貪圖自己輕鬆(確實是附加價值沒錯啦😆)
我想給孩子的是,
在練習自己動手的同時,知道有人會陪著和支持她
讓孩子從過程中習得「我能,我可以,我做得到」的自信
這才是我以為的
身為父母親的我們,真正能留給孩子帶得走的禮物
好幾天之後,翎吃飯吃到一半,突然看著我說
「媽咪,妳不會餵我對不對?」
「對」
「爸比也不會對不對?」
「對,因為妳很勵害,妳有能力自己吃飯了。」
接著翎拿起湯匙,自己吃完了。
餐後,
「媽咪不餵你,妳會生氣嗎?」
翎想了一下:「不會,因為要自己吃」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nma 的頭像
punma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pun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