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實驗了 #蕯提爾對話 的「不要給答案」
刻意練習了一陣子後
才發覺自己有多習慣直接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燁似乎也因此變得懶得思考,
經常在被問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呢?」後,
想都沒想就回「不知道」、「想不到」…
擺明沒有要思考,只是在等答案
這陣子調整了問問題的方式
兩個孩子都明顯有進步。
那天活動結束要準備離開,
燁光腳丫提著涼鞋,走到水籠頭處洗腳
洗好後再走回我們放包包處穿鞋,
一坐下發現雙腳都沾滿沙,皺著眉哀
「媽咪,我腳又都是沙了!」
「你都洗好腳了還光著腳丫走回來,當然會沾滿沙啊!」我心裡OS
「真的好多沙,你覺得很不舒服是嗎?」
「對啊!都是沙!!!」燁憋著嘴點點頭,一邊認真地拍沙
「嗯,那怎麼辦呢?怎麼做你才會覺得舒服一點?」
燁皺著眉抬頭看我,那是懶得想的表情
我回以信任和誠懇的眼神
「啊!那我再去洗一次!」話說完燁就急著往水龍頭走去
「那你記得洗好直接穿鞋再走回來,不然會又都是沙哦」
話依然沒出口,我吞下去了!
當媽媽的都會心疼孩子受傷,所以千叮嚀萬提醒
要眼睜睜看著孩子往相同的錯誤走去而不阻止,真不容易
燁再去洗一次,重覆一樣的動作走回來,又沾滿沙。
「怎麼又都是沙~吼!!~」燁發現他重覆一樣的錯誤了
「你好像很挫折是嗎?」我同理孩子
「那怎麼辦呢?」
「不~知~道~!」燁很氣餒
「你走到媽咪旁邊才發現腳都是沙嗎?」我換個方式問
燁不語,他開始回想了
「腳是什麼時候沾到沙的呢?」我再提問
「走過來的時候」燁指著他走過來的路徑
「我盡量靠著牆邊走了,可是還是都是沙」燁接著說。
很好,燁腦子開始運轉了!
我:「你的意思是,走回來的路上,腳又沾到沙嗎?」
「對!」燁點點頭
「這樣啊…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洗好腳以後,走回來的路上不會沾到沙呢?」
…
…
…
「我想到了!我洗好腳以後在那邊先穿鞋子再走過來!」
燁眼神一亮,那是自豪的表情!
之前我總是直接給燁答案,
長久以來,燁也養成「遇到困難就先依賴協助」的習慣,
而不是先想辦法、先自己試試看,不行再找人幫忙,
也會感覺自己:「我就是不會」、「我沒有能力」。
隨著媽咪開始調整,藉由提問引導孩子動腦,
燁慢慢開始get「我可以」、「我有能力」的自信感!
穿上鞋後燁走回我身邊:「媽咪,還是有一點沙耶」
「對啊,因為你鞋和腳都溼溼的,難免還是會沾黏到一點沙」
一時心急,我又直接給答案了![😳](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tatic.xx.fbcdn.net/images/emoji.php/v9/t87/1.5/16/1f633.png&width=16&height=16)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tatic.xx.fbcdn.net/images/emoji.php/v9/t87/1.5/16/1f633.png&width=16&height=16)
不過這一回合,很棒了,給我們母子兩87分![😆](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tatic.xx.fbcdn.net/images/emoji.php/v9/t2d/1.5/16/1f606.png&width=16&height=16)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tatic.xx.fbcdn.net/images/emoji.php/v9/t2d/1.5/16/1f606.png&width=16&height=16)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