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3598
燁沒拿好裝著栗子的小碟子,
不小心落地,破了。
我看著一切發生,碟子破掉的那一剎那,
我為自己感到驚豔,因為
「冷靜回應」確定已取代舊有的慣性責罵了!
「燁不是故意的」此念頭在事發那一瞬間跑出來。

但這次,有點不一樣!
「歐,是那個我很喜歡的碟子啊」
「歐,那碟子也不過100元有找!」
「但那碟子買不到了」
「責罵孩子的無心之過會讓他很委屈的」
「我應該要面對的是自己的不悅情緒」
「罵孩子只是把自己的生氣推給孩子讓他概括承受」
內心的天使戰勝了惡魔,
我默默去拿了燁的內室拖和報紙過來,
陪著燁穿上鞋一起收拾。

我用掃把掃碎屑,
燁則在拾完所有大碎片後,
主動拿了吸塵器吸地板。
看著燁認真吸地板的小小身影,
媽媽好欣慰,
燁雖不小心打破碟子,
也已經能負責任地主動收拾了!

隨著不斷掃到心愛碟子的殘骸…
我忍不住訴說自己的委屈。
「我覺得很難過,我真的很喜歡那個小碟子。」
我無緣無故壞了個碟子啊!
我越掃,越感到自己的憤憤不平,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是如果是你的貓咪盤子被打破了,你會不會很難過?」
話一出口,才意識到自己是苛責的口吻!
還好有覺察,才沒有放任自己隨性罵下去。

清理完畢,上桌和孩子共進早餐前,
我感到自己的臉眉皺成一團
「我要去冷靜一下,你10分鐘不要跟我說話」
為了不讓自己無意識地用表情冷暴力孩子,
我快速離開現場,奔去前陽台調整情緒。
同時不斷聽見翎喊著要媽咪幫她剝栗子的叫聲…

翎的哭鬧讓我無法在陽台待太久,
冷靜到足以面對燁時,
我隨即進門回應翎的需求。
走近餐桌,只聞翎大聲叫喚:
「媽咪,請幫我剝栗子~~」、「謝謝媽咪」
女兒的撒嬌聲在這個時刻真是很好的圓場🥰

剝到一半,我手上的栗子突然飛了出去,
落在遙遠的不知哪兒?
我不假思索地拿了另一顆先剝,
好快點滿足翎的胃(以獲得片刻的安靜😆)。
這時,燁溜下椅子跑去撿栗子,放回桌上!

「謝謝你幫我撿栗子!」
我打破沉默,謝謝燁用行動率先示出善意。
「媽咪,對不起。」燁說。
我很感動,這是沒有媽咪要求、主動而來的道歉。
「沒關係,我原諒你。媽咪覺得你很有勇氣,能為自己的行為道歉是件不簡單的事。」
「而且我也有忍耐!」聽到我和緩的回應和鼓勵,燁也恢復了活潑,還主動欣賞自己的亮點😂👍
我知道他說的是,他沒有在我對他講話口氣不好時頂嘴。
「真不簡單,燁現在已經學會忍耐了,進步很多呢!媽咪也進步很多,雖然你打破我心愛的碟子,我也沒有罵人。」
「ㄟ~你覺得我剛才有罵你嗎?」突然覺得還是確認一下好了,說不定孩子認為我剛才扳著臉就算罵人了?
燁:「沒有~」(媽媽心裡os:還好還好!😌☺️
我抓緊機會給孩子上一堂情緒教育:「媽咪也進步很多哦,媽咪剛才有生氣,因為我心愛的碟子被打破了。我當然也可以生氣,但是我沒有選擇用罵你來發洩生氣,我選擇去陽台冷靜一下、照顧自己的生氣。因為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如果我還很兇的罵你…」
「那我會覺得很委屈~」燁接著說!
我摸摸孩子的頭,會心的笑了。

這回媽媽終於也進步到
做了「好的身教」供孩子學習了!
我沒有因為生氣而罵孩子,
即使在生氣時,我還是有選擇權的:
我可以歸咎責任把氣發在孩子身上、
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發洩,同時不影響別人。

在找到新的好方法前,我習慣跟孩子說:
「你這麼愛生氣,誰想跟你玩」
「有什麼好生氣的」
「哭沒有用」
「哭好了嗎?要做事了嗎?」

這陣子積極練習在孩子有情緒時,
👉👉👉先同理再教導:
「我知道發生了這件事你很生氣」
「你可以生氣,但是不可以打(罵)人」
「你想打的話可以打枕頭」
「你想罵的話可以去廁所,門關起來罵好再出來」
「我知道不能玩你很難過」
「你可以哭,但是不可以丟東西」
「你可以在我懷裡哭一哭」
「你可以帶著小免子(安撫娃娃)去床上哭」
最近頻繁用這樣的方式貼近兩個孩子,
明顯感覺孩子變得柔軟了!
上週,2Y1M的妞寶居然主動跟我說:
「媽咪,剛才燁搶我的玩具,我現在覺得很難過…」
說完後,妞的情緒真的就過去得很快呀!

孩子無法因我們有較佳的示範就能立即改正過來。
但燁確實不斷向媽媽證明:
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起大人實在快得太多了。
我深信,再多幾次好的身教展示,
孩子一定也能逐漸學會,
#不再把自己的情緒歸咎為他人的責任
#進而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學習和情緒相處是一輩子的課題
#謝謝兩個孩子為媽媽引學習的路走來這兒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nma 的頭像
    punma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pun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