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打二的週未咻一下地又過去了
這才有空記錄前兩天與孩子們的相處記事
週六一早起床,燁就問:


但是我知道,我不需要解釋。
那是燁看見的,它不是事實。
我感到有點氣餒
我已經盡己所能地「平等」對孩子,但孩子的解讀依然。
我接納著燁對我的“誤會”,沒有特別解釋。
燁也很快自己又嘰哩呱拉地講到別的事兒去了
我也就暫時pass了這一題。
然而,事情沒完,
週六一整天,兩兄妹一句來一句去的
一會兒翎:『我不要分你吃我的蘋果麵包』
一會兒燁:「那我也不要分妳喝我的果汁」
一會兒燁:「我不要看妳、我也不要聽妳講話」
一會兒翎:『媽咪,燁一直弄我…』
…
我意識到,最近與孩子們相處的品質,
似乎需要調整了…
晚上睡前窩窩心時間,
燁再問了一次:






燁搖搖頭。雖然媽媽我猜想應該還有更多其它的情緒。
我突然想起來,我曾經向燁“抱怨”過,說我不喜歡跟他睡。


燁講完,自己一邊笑、一邊不好意思地把頭埋到棉被堆裡



我本以為這樣的引導很好很明顯啊,殊不知…









我可以不解釋,只是用愛接納孩子對我的誤會
不過我還是決定要解釋了,因為這是我最愛的孩子。
就算全世界的人誤會我,我都不需要解釋,唯獨我的孩子。
尤其是他們還在學齡前的階段,很多事懵懵懂懂
看著他們兩鬥嘴吵了一整天,媽媽我明明這麼重視這些細微的事兒,也在親子關係上努力…我真心不希望他們因為「錯誤解讀」了媽媽的行為,而感到受傷,甚至感到自己不被珍視、是比較不被愛的那個。

阿德勒說:
#孩子是敏銳的觀察者,卻是糟糕的解讀者
但孩子不是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們的經驗和能力不足、所以經常做出錯誤的詮釋。
若我明知孩子會犯錯,還不引導燁,那我在教養路上的學習和調整,不就可惜了嗎?

『燁,我並非”選擇”跟翎睡比較多,而是翎半夜通常會醒來1~2次,她醒來時,就會跑到我睡的那個房間;而你,是一覺到天亮,半夜不會醒來,所以你早上起床時,總是看到翎和我睡在一起,但那卻不一定是我每天晚上睡覺前的選擇。』
其實燁也知道翎半夜都會醒來找媽咪

睡前,
我跟燁說:『聽到你說,你覺得我比較愛翎比較不愛你,我很難過,因為你真的誤會我了…我沒有每天晚上都選擇跟翎睡…我希望你跟我道歉…』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