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寶出生前,
除了依循媽媽前輩們的教導
幫二寶送了禮物給大寶之外
一些可能會讓老大討厭老二的做法(話語)像是
「你是老大,要讓妹妹啊」
「你是老大,要幫忙照顧妹妹啊」
「你是老大,要當好榜樣啊」
我們也都全力避免。
已然成了我們家的「手足規範」
取而代之,我更常對燁說:
「照顧翎是媽咪的責任,不是你的責任」
「你的責任是照顧好自己,這樣就是對媽咪最大的幫忙!」
「媽咪不會要求你幫忙照顧妹妹,除非你自己願意」
媽媽雖然得多做一些,
但是比起手足嫌隙,
累一點是值得的。
前幾天帶著兩個孩子搭公車,
上車後我先找好兩個孩子的座位和扣安全帶
安頓好孩子後再回頭刷悠遊卡
司機超級熱心的跟我聊天
「妳要教哥哥幫忙照顧妹妹,妳才會輕鬆一點!」
「妳就是都自己來,才會那麼辛苦!」
(我以為自己滿優雅的啊??😂😅)
也直接對著燁說:
「哥哥,你要幫你媽咪照顧妹妹啊,媽咪才不會那麼累!知道嗎!」
以前的我大概會在心裡os「關你x事」
或是敷衍地「嗯、嗯…」不想多解釋
這次,也許是學過蕯提爾溝通姿態和阿德勒早年回憶
也許是對非暴力溝通已運用得有一丁點熟悉
我心裡好奇著,
是不是我這一打二的畫面
勾起了司機大哥的早年回憶?
看見一個凡事都得自己來的媽媽
或許司機大哥有「心疼」或「不捨」的感受
才有了「出口教我要放手、教燁要協助媽媽」的行動?
於是我也天南地北的和司機聊著天
下公車時,司機還笑瞇瞇地對著我們高喊:「加油哦!」
若是以往,離開場景後
我會急著和孩子討論別人為何這麼說
再向孩子補充:不用聽信路人甲乙的話
這次,我試著反思著司機的建議是否有可行之處?
回想起,翎出生時,燁才2Y半
當時我不希望燁感覺「寶座」被搶走,
還被大人命令要協力照顧「小三」妹妹
因此刻意不要求燁幫忙照顧翎
就是不希望燁誤以為妹妹搶走了媽媽的愛,
回過頭來,現在燁已經5Y5M了,
雖然有能力照顧妹妹,
但為了避免燁過度照顧妹妹,
壓抑了翎發展生活自理能力、
或是造成翎養成依賴別人替她服務的習慣
我依舊沒有給燁「要照顧妹妹」的訊息
這次的司機事件,我倒是有了好奇,
現在的燁,會怎麼解讀「他不需要幫忙照顧妹妹」一事?
如果我請他協助牽妹妹上公車坐好位子,
他會認為這麼做是在幫忙媽媽?還是照顧妹妹?
於是我找機會和燁聊天
我:「燁,平常你聽到媽咪說”不用照顧妹妹”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麼?」
燁:「很討厭」(媽媽心頭一驚😳😳😳)
我:「討厭什麼呢?」
燁:「一直提醒我不用照顧翎很煩」
我:「嗯…你會想照顧翎嗎?」
燁:「會」
我:「嗯~你知道媽咪為什麼總是說你不用照顧翎嗎?」
燁:「因為要讓妹妹練習照顧自己」
嗯,燁燁的認知倒是沒有歪樓,不過我也得到了他很願意協助的訊息!
我:「謝謝你想要幫忙,我想想…如果在媽咪需要你幫忙、翎也願意接受協助的情況下,我再請你幫忙照顧妹妹,這樣你覺得好嗎?」
燁:「好~」
透過對話,我們達成了共好👍的協議。
原先我一味的以為
要求哥哥照顧妹妹
燁會解讀為:媽媽比較愛妹妹、妹妹比較重要!
所以從來不要求他。
但是當燁長大了,
大到有能力幫媽咪分擔時
若我還是堅持不讓燁參與協助
燁的解讀可能會變成
「媽媽覺得我不會、媽媽不信任我的能力」
有了覺察,就能透過討論和引導
讓「照顧妹妹」,變成是:
其實所有的教養行為,
都沒有好壞之分
只有
謝謝熱心的司機帶給我的覺察❤️
被路人關心其實也挺溫暖的呢!🌹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nma 的頭像
punma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pun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