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0275

#阿德勒正向教義

「家庭規定」分為兩類:

沒得商量的叫「界線」

可以討論的叫「常規」


 

在我們家,「一天可吃一顆糖」是常規,

每週會有一天HAPPY DAY

那天媽咪會眼不見為淨。

其實就算是HAPPY DAY,燁吃糖前還是會詢問,

我通常都答:「你可以自己決定。」

因為放手,才看見孩子的自制力,

燁確實吃不只一顆糖,但也不致吃到飽。


 

BUT,自從1月份確認蛀牙後、在補好牙之前,

常規變成「暫時都不能吃糖,直到蛀牙補好」。


 

2月份在牙齒根管治療完成後(還沒套上小鋼牙)

我:「你牙齒現在暫時清理好了,但因為小鋼牙還沒套上去,所以媽咪也還在考慮,要不要再讓你吃糖果

#和孩子一起討論常規

燁理智上知道不能吃,但還是會想吃。

結果是:

讓燁知道我期望他不要吃,

但孩子可以自己做決定。

and在飲食或吃糖後,一定要潄口或喝水。
 

這一個多月來,燁算是克制,遇到有人給糖,

收下後大多時候都願意忍耐和延後滿足。

當然偶爾還是會問:

「媽咪我今天還沒吃糖果,我可以吃嗎?」

 

一次,孩子又來找我了。

燁:「媽咪,我可以吃糖果嗎?」

我:「嗯

本想依舊答「你可以自己決定」,但我很好奇,

燁早就知道我的答案了,為何還是要問?

 

我:「你覺得可以吃嗎?」

燁:「嗯不行」燁想了一下才答。

我:「哦~?為什麼不行?」

燁:「因為我已經有蛀牙了,所以不能再吃糖了」

我:「哦~所以你知道你已經蛀牙了,不能再吃糖了啊,是嗎?」

燁:「可是我想吃」
 

停頓了好一會我才開口:「那怎麼辦呢?」。

燁:「我真的很想要吃」燁張大眼,等待我的yes

我有一種感覺,孩子彷彿認為:

一旦媽媽同意了,萬一後繼他再蛀牙,

媽媽也要負一半的責任!(好大一個洞啊!)

我:「你覺得媽咪應不應該讓你吃呢?」

燁:「應該要讓我吃,因為我很想吃!」
 

以往,到這裡我大概就不想再談了。

本來你就有權利可以自己決定,

且就算我不予許,你也還是會決定要吃

那何必談論半天?裝笑維嗎?

 

現在,我願意試著再貼近孩子一點

我:「你的意思是說,你雖然知道自己已經蛀牙了,應該不能再吃糖了,可是因為你真的很想要,所以原本不能做的事,也變成可以做?是這個意思嗎?」

燁思考了一下:「嗯對!」點點頭

這下可好,又卡住了。

 

我不滿:「你是想要再蛀幾顆牙才願意不再吃糖?」

燁認真:「吃到全部牙齒都蛀牙了就不要再吃了!」

噢,我問錯問題了!

我:「你的意思是,想把全部的牙齒都吃到蛀掉,才不再吃糖嗎?」

燁:「對」

我:「再蛀牙然後再去看牙醫、再去住院嗎?你錢太多嗎?做一顆牙套還不夠?要全部蛀光、滿口鋼牙你才甘願嗎?」我火大了

燁:「這樣子的話,看牙齒要花很多錢!」燁知道我怒了

我:「當然要花很多錢,就算剖豬公也不夠你做一顆鋼牙!買玩具的錢全部拿去做牙齒也都不夠!而且重點不是錢的問題,是你身體健康的問題!」

接著我講了許多關於牙齒保健和身體健康的觀念。

後來燁說他明白了,但我認為他似懂非懂。
 

我:「假裝這個桌子邊是懸崖,這個是小朋友這個是媽媽。小朋友問媽媽說下面是什麼?他想下去看看。媽媽說這是懸崖,下面很深,是水跟石頭,跳下去的話會死掉。小朋友說我真的很想要去看看、我就是想下去玩,還一直哭鬧!那你覺得這個媽媽應該要因為小朋友說他真的很想要,就讓他自己決定要不要跳下去?還是不管他怎麼歡必霸也不能讓他跳下去?」

燁:「不管他怎麼歡也不能讓他跳下去」

燁聽得入神,毫不猶豫地答道。

我:「對!有些事情關係到生命安全,就是不能讓你做,不能因為你很想要,媽咪就要同意!你現在已經蛀牙了,小鋼牙都還沒套上去,你覺得我應該要因為你很想要吃糖,就讓你吃?還是應該不管怎麼樣都不能讓你吃?」

燁:「不管怎樣都不能讓我吃

 

我靜默著,看著燁,讓他覺察自己的答案!

一會兒後,燁不再追著我要一個允許,跑去玩了。


 

註:先前的討論,最後放權由孩子決定吃不吃那一顆糖,是因為我們不認為蛀牙完全是「糖」引起的。因此除了糖之外,還多了一個「在飲食後,一定要潄口或喝水」的做法。

 

#我們家的做法和觀點不一定適合您

但這一次經驗帶來的覺察是:

家庭「常規」正是這樣透過對話在變動的!

 

所以,在所有的蛀牙補好之前,

糖果的常規又變成是「暫時都不能吃了」。
 

#燁這兩次看牙醫都張著嘴至少半小時

#只要我們相信孩子就做得到

#遇到會引導孩子的兒童牙醫好幸運

#啟發式問句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nma 的頭像
    punma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pun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