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專家自己也會失手、對待自己的孩子也會出差錯!”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書中文未說。
書中還列出:再棒的父母也都會犯的錯誤
有20項之多,先寫幾條供參考:
1父母講太多話了
2父母忽略了說話的方式
3父母對孩子期待過高
4父母讓專家凌駕於直覺之上
5父母對自己過度嚴苛
所以媽媽們:別再苛責自己了啊!(對自己喊話)
******
以前養小孩,
能讓孩子吃飽,滿足生理需求就是好父母!
社會形態改變,
依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現在養育孩子的心力,
著重在第三層的”愛與歸屬”。
除了已不易的養家糊口,孩子的教育更不能落人後。
要信任孩子、要放手,
同時又不能是放任。
其中的拿捏,需要大量的經驗
然而這些教養的眉眉角角,
無形間也讓父母的壓力變得更大了!
一個不小心,我們就變成別人眼中的白目爸爸
一個不注意,我們就變成別人口中的失職媽媽
在現在社會這樣的條件和(無)支援下,
帶孩子從來不是簡單的事。
溫和+堅定的教養,應是較符合這個時代的做法
但100分媽媽或完美爸爸不存在啊
每每我要求自己、或孩子做到完美(或盡量做得很好),
反而常常讓自己覺得挫敗,然後一直負向循環。
還是給自己訂個新目標吧:
在執行溫和堅定時,做到60分就好!
(會太低嗎? 應該可以了吧xd)
如果可以做到一天罵3次變成罵2次
每次碎唸5分鐘變成唸4分鐘
就值得自己給自己拍拍手了啊你說是不是!
真心覺得跟孩子長時間相處,本身就是挑戰
如果還要跟2個(以上)的孩子相處…
一天要上演手足爭吵n百次,
媽媽到底要怎麼不煩啊?
所以說暑假到了,不要再說媽媽最近比較愛生氣了好嗎!
(明明兒子就沒放暑假,生氣總是找的到理由ㄎㄎ)
#以此文安慰對小孩失去耐心的自己
#女鵝歡歸歡笑容還是足以把媽咪融化
#鵝紙歡媽咪卻不想理會這樣是不是有點偏心
#也是一篇好書推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