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象:自己

👉事件:我在網路上拍賣二手物品(物品是先生的,使用我的平台上網拍賣)物品價格800,買家出300,經先生同意我回500,他再問一次300,經先生同意我回最低400

價格談定後,買方開始尋問物況和要求再看照片。

我心想:物品的正面照已po在首頁了,物況也都有寫(我自認拍得很清楚也寫的很清楚)! 您還沒確定要買就先殺低價是有事嗎???

我發現自己當下很不耐煩、情緒上來了,於是把手機拿給先生,請他回覆。

 

👉覺察過程:

接著我去一旁坐著,閉上閉眼,深呼吸,感受自己現在的情緒

我感覺自己:心浮氣燥、很不耐煩、生氣

我的期望是:已經降半價給對方了,對方應該買了阿

我的觀點是:應該是看清楚照片和說明,有要買了才來講價吧?

怎麼會是講完價了才又嫌東嫌西的?覺得對方是奧客、浪費人家時間。

 

接著我問自己:我可以接受我的不耐煩、心浮氣燥、和生氣嗎?

我在心中默默地說:"我接受我的不耐煩、心浮氣燥、和生氣。"

然後我換個角度想,今天若換成我是買東西的人

我的期望會是:不管我用多低的價錢買東西,都會想要清楚確認物況後再買

我的觀點會是:確認物況後,再看價格能否接受,談到可接受的價錢就會買。

亦不會希望自己因為確認物況的行為而被當成奧客。

我再問自己:我可以接受買方有很多問題嗎?

嗯,好像可以接受,此時我覺得我可以拿出耐心來回答他的問題了。

 

但是,如果我是買方,我會先確認物況,有想要買才會談價格,

而不是先跟人家砍價,然後才要問物況的問題啊。

但,他不是我。

我問自己:我可以接受他人與我不同嗎?

答案是:可以,毫無疑問。

然後我覺得不耐煩的感覺好像過去了(雖然還看的颱風尾)

不過此時的我平穩許多。

待我張開眼睛,先生已經幫我回覆完畢。

我再看對方問話的內容,還是覺得他的順序莫名其妙

不過沒那麼不耐煩了(難道是因為回覆問題的是先生不是我?!)

也沒那麼在意結果,就是像往常一樣地回覆買家的問題。

 

👉隔天(事過境遷)再次覺察自我:

我問自己:之前也遇到過幾欠,買方問很多問題但最後也沒買的,

我也不會因此感到不悅,為何這次我卻如此不耐煩?

原來我在意的是他砍價砍很低之舉。

平常出售自己的物品時,我沒有降價的習慣。

但今天在先生的同意下,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降價。

我感覺自己一直在讓步,而對方卻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但其實物品是先生的,我只是借平台給先生、幫先生拍賣

而先生的處事方式和我不同,因而引起了我的不解和煩燥。

先生降價了2次給對方,心情依然舒適,

倒是我,把中間的情緒攬到自己身上了。

 

我想,下次再幫別人處理的時候,

還是以物品主人的意見為主就好。

我實在需要修正一下這個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習慣。

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大概就是在說我了吧。

 

後記:然後,買方最後還是沒買(這下可以光明正大翻白眼了吧xd

 

👉這一次經驗,我欣賞的自己是:

之前在覺察自己時,也是透過深呼吸,

但發現自己還是常常被眼前景象干擾。

這次試著先閉上眼睛,意外地發現這樣比較不會分心、

在走自己的冰山時,感覺和思緒都更清晰了。

對於自己內心的小劇場和情緒風暴,我想,能做的是:

面對 、接受、處理、放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蕯提爾 覺察 庸人自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unma 的頭像
    punma

    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pun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