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走後,這個月即將要滿十三年了,時間過的好快。
記得當時,我很悲傷,隨之而來的還有自責、懊悔、罪惡感,
覺得自己居然留不住媽媽。
爾後想到的都是自己沒有做好、沒有做到的事。
媽媽留下的那些遣物都封存起來了,
我不想面對那些信息、聲音,每一次鼓起勇氣碰觸都淚流滿面哭的不能自己。
後來幾年我在心態上轉變為不想堅強、不想負責,自己也越來越不自己了。
媽媽說:”妳讓我很放心,我可以安心離開。”
我是否不應該如此獨立才對? 妳就放不下我們,走不開了。
其實我對媽媽也有不滿和抱怨,在媽媽走了後,這些也都埋在心底了,
因為不能說,這樣不肖。
認真挖自己的這半年一年來,心態上開放了許多,
漸漸能理解媽媽和爸爸在以前那個社會氛圍下的難處。
大概是為人母了,懂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原來是長什麼樣的,才明白:
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真的永遠都是一樣的!
不管他們曾經說過或做過什麼讓我們感到受傷,
都只是因為他們當時也不懂得如何和孩子相處。
現在再回頭想童年,幾暮幸福的畫面,陸續在腦海裡浮現…。
也許是懂了:原生家庭的經歷是帶來了些傷痛,
但其實自己可以當自己內心需要的爸爸、媽媽,給予自己需要的愛、
給予自己想得到的鼓勵和滋養,重新灌溉自己一回、
不需要執著過去那些已不可改變的。
現在,我自己就能給自己這些。
前陣子家人身體有狀況,我擔心到睡覺都一直在哭,
才真正誠實面對:原來自己真的有這麼在乎、不想失去,這種愛的感覺好深刻
那何苦日常生活相處時卻如此吝嗇表達愛呢?
我問自己:如果今天這個家人、或以後孩子大了要去遠方,沒能陪在我身邊,
我能接受嗎? 嗯,答案是可以!
就算完全沒聯絡甚至音訊全無,只要他還活著,
知道他就在世上的某個地方生活著就好。我就能用一份祝福的心情去想念他。
但是人若是死了,我真的無法接受!
仔細想想,兩者又有多大的分別呢?
媽媽是走了,但只是肉身不在,媽媽早已活在我的心中不是嗎?
我怎麼知道剛才路上擦肩而過的那個人不是媽媽再投胎的?他就是媽媽啊!
如果媽媽沒有再去投胎,媽媽的靈性,也一直都在,從未消失啊!
原來我不能接受的是:我的太理所當然、太不珍惜、
為何沒有在可以的時候給個擁抱、好好地表達愛…。
十幾年來關於媽媽的離世,我幾乎閉口不提的,
現在的我終於真的較能面對媽媽的離去了,那些留下的東西真的成為一種祝福,
而不是心裡上的羈絆或只是悲傷。
我對媽媽的想念和那許多複雜的情緒,
彷彿全都化為最深最深、給媽媽的祝福了。
就像您說的:妳永遠都會在天上看著我們、陪著我們一樣。
長大了的女兒
留言列表

